
勝利錫林花的複原圖

勝利錫林花及其細節

勝利錫林花的花被片、心皮和花軸的細節
(神秘的地球uux.cn)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早白堊世已經發現了多種早期的花(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但其中大多數缺乏解剖學細節。這使得現存的被子植物和化石之間留有很多未知之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員,與西班牙比戈大學及澳大利亞昆士蘭標本館開展國際合作,利用石蠟切片技術深入研究了來自內蒙古早白堊世植物化石的生殖器官。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瑞士出版的學術期刊《生命》(Life)。
此次研究的這枚距今約一億年的化石來自內蒙古錫林浩特勝利煤礦,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勝利錫林花(
Xilinia shengliensis)。勝利錫林花極易被認為是裸子植物球果,但通過使用石蠟切片技術研究,發現其胚珠是被包裹的。在古植物學研究中,人們進行解剖學研究通常是通過磨片來實現,這種手段在技術好的情況下,用1毫米的材料可以獲得一個切片。此次研究中使用的石蠟切片技術則允許從1毫米的材料獲取100個切片。
勝利錫林花生殖器官的解剖學細節表明,雖然在一般形態上類似於裸子植物球果,但它的胚珠是封閉的,後者的特征到目前為止隻限於被子植物。因此,勝利錫林花可能代表了被子植物進化史中的一個過渡性化石。
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原標題:內蒙古白堊紀球果狀花朵解剖學研究新進展)
論文相關信息:Wang, X.; Diez, J.B.; Pole, M.; García-ávila, M. An Anatomically Preserved Cone-Like Flowe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Life 2023, 13, 129. https://doi.org/10.3390/life13010129.
相關: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白堊紀的勝利錫林花

貌似球果的勝利錫林花。(王鑫供圖)

錫林花形態不同的二個心皮。(王鑫供圖)
(神秘的地球uux.cn)據中國科學報(崔雪芹):被子植物花朵的起源是植物學研究中繞不開的世界級難題。1月3日,《生命》期刊刊登了題為“來自上下白堊統保存有解剖結構的球果狀花朵”的最新科研成果。該論文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王鑫主持,是中國、西班牙、澳大利亞三國學者合作研究的成果。
作者將這塊來自內蒙古錫林浩特勝利煤礦、一億多年前的珍貴化石命名為勝利錫林花
Xilinia shengliensis。
“勝利錫林花的獨特之處在於盡管其胚珠被包裹(因而是百分之百的被子植物),但它還把自己打扮成個裸子植物球果的模樣。”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
王鑫指出,勝利錫林花這種結構和形態令人捉摸不透,它跨越了橫亙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間巨大的形態鴻溝。雖然現在它的係統位置還有待研究,但是勝利錫林花是目前明顯把這兩大類群的特征集於一身的植物化石。
勝利錫林花的身世曲折。勝利錫林花可能是目前為止早期被子植物中研究曆時最久的植物化石。勝利錫林花的標本采集於1994年。此前多年,王鑫曾經在當地多次踏勘,雖然沒有什麽大的發現,但是已經發現了一些苗頭。1994年夏天,王鑫與師弟來到先前轉了好幾遍的錫林浩特煤礦。錫林浩特煤礦是個露天煤礦,礦領導對這兩個年輕人給與了大力的支持。他們來到當時煤礦正在開發的5號煤的頂板。夾雜在比較鬆軟的沉積物中有一層很硬的石頭,王鑫掄起地質錘狠狠地砸開一塊這樣的石頭,一個圓溜溜的植物生殖器官和圍岩形成明顯的對比,安詳地躺在眼前。 “我們成功了!” 王鑫大喜,這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勝利錫林花。
古植物學研究中,標本是第一重要的,但是如何研究才是考驗水平的。
早在1991年,湖北大學的楊建明先生首次把石蠟切片技術應用到新生代的木材研究中來,但是中生代或者更老的化石的研究中這種技術的應用卻是聞所未聞的。王鑫所在的單位有很多研究生兄弟在做現代植物的石蠟切片,王鑫就跟著同學李勇、嚴誌堅邊看邊學這個好玩的技術。有一次,王鑫不小心把化石材料處理過了,結果拿來用石蠟包埋,竟然也能切成片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技術不僅導致了今天看到的勝利錫林花的發表,而且為後來的植物細胞質化石研究鋪平了道路。石蠟切片技術允許從1毫米的材料獲取100個切片,這樣的切片精度是傳統切片技術的上百倍,研究精度的提高使得研究者能夠獲取原來很容易喪失的化石解剖細節,也增大了研究的可靠性。
研究過程是無人能夠預料的。采集完化石後的第二年迄今,將近30年時光過去了,到了2022年,這項成果才整理出來投到期刊。 “這項古植物學工作幹得好,我喜歡”,一個評審人如此評價。評審人的肯定促成了勝利錫林花的誕生。
(责任编辑:互聯網)